痛风只有成年人才有?如果是这种想法,那你就错了。近日,医院举办的《治好痛风并不难》新书发布会暨大型痛风病友会活动上,该院风湿免疫科李天旺主任表示,近年儿童痛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除了日常饮食习惯可引起痛风发生,遗传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数据统计显示,超过30%儿童痛风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所以有痛风家族史的民众更应注意预防小孩痛风的发生。
广州小伙14岁就痛风发作广州仔阿奇(化名)今年20岁,14岁那年他第一次痛风发作,到医院一检查,血尿酸值远超成人正常值。“我小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天天都喜欢喝可乐吃炸鸡,以为就是胖点没什么问题,结果14岁就脚痛痛风,还长了痛风石。”阿奇说,他的痛风病情发展迅速,没想到仅仅两年时间,16岁时开始全身疼痛,长满了痛风石。“近年痛风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以前一年都遇不到一个儿童痛风的病例,现在几乎每周都会有这样的小患者来就诊。”施健勇主任表示,儿童出现痛风已不是个案,尤其是有阳性家族史者,家长更应该留意孩子的血尿酸情况,定期带孩子去体检,因为有家族史的儿童更容易患痛风,且起病年龄更小。有痛风家族史更应注重日常饮食
施健勇主任介绍,痛风的发病易受遗传因素影响,家族性痛风患者往往比非家族性者起病更早,病情更严重,且双亲有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者比单亲有痛风和高尿酸者病情更重,发病年龄更小。此外,痛风的家族性聚集可能还和同一家族的日常饮食等生活习惯相近有关。“阿奇母亲那边的男性亲戚包括外公、舅舅都患有痛风,当家长有痛风病史时,更应该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和日常饮食,鼓励孩子多运动。”深圳玄技堂施健勇主任介绍说,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血尿酸增高并伴有关节、肾脏等器官损害的一组疾病,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过饱和状态的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滑膜、肌腱、肾及结缔组织等,形成结石,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等多种系统损害。”郑少玲提醒,目前痛风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因此,要加强对儿童痛风的预防与日常管理。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孩子,更应定期进行体检,查一查血尿酸情况,一旦出现高尿酸血症,则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干预,视具体情况给予减重、饮食控制、运动或用药等干预措施,争取尽早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此外,与成人不同,儿童痛风的发作部位往往不一定是典型的“大脚趾弓”(第一跖趾关节),而更常见的是脚踝,甚至可波及手指关节。当出现单个关节的红肿痛时,应注意急性痛风发作的可能,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严重升高者,也应考虑给予药物干预。为什么越来越多痛风患者致残?
“痛风的发病机制是清晰的,治疗靶点是明确的,治疗手段是有效的。然而,中国痛风患者控制现状并不理想,多数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的降尿酸治疗。如果痛风患者在初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往往逐渐加重,最后变得难以控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李天旺说,缺乏对痛风、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认识,没有树立正确的痛风管理理念,是越来越多痛风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施健勇主任介绍,痛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两种常见的肾脏损害。一是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可仅有轻微间歇性蛋白尿,晚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出现尿毒症。二是尿酸性肾结石,初期时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可发生肾绞痛、血尿,当结石引起梗阻时可导致肾积水、肾盂肾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
《治好痛风并不难》一书提到,近年来痛风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主要诱因之一是“祸”从口入,饮食与痛风密切相关,了解痛风饮食注意事项,减少痛风发作,是防治痛风的关键。书中还介绍了痛风的治疗,包括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治好痛风并不难。
痛风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做好这5点
除了规范治疗外,日常自我管理也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部分,那么,如何实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资管管理呢?
第一,注意饮食管理,施健勇主任医师表示,痛风患者基础治疗,饮食治疗贯穿痛风治疗始末,包括高尿酸血症期、甚至是治愈后的维持状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总热量。痛风患者要保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最好能使自己的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15%。要做到后者重点是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饮食总量要比正常饮食低10%左右,不可过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过多、过饱。
2、低蛋白饮食。应给予痛风患者每公体重0.4~0.5克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总量应控制在40克左右,适当限制鱼类、豆类食物的摄入量。每日1杯牛奶加2个鸡蛋或瘦猪2两即可满足其肌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可过多。
3、限制脂肪摄入量。痛风患者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在50克左右为宜,注意要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
4、以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米、面、谷类的主要成分均是碳水化合物,所以痛风患者平日饮食应以这些食物为主,以保证热量供应。
5、禁酒。少饮咖啡、可可:酒精可诱发痛风发作并加重病情,应绝对禁止痛风患者饮酒;痛风患者在喝咖啡、可可时也不可太浓、喝得太多。
6、保持充足的维生素B和C。维生素B和C富含于水果和蔬菜中,每日于饭后吃些柑桔、苹果,以及在膳食中多吃些绿叶蔬菜,可使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B和C。
7、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鱼虾、蛤蛎、牛羊肉类及碗豆等,痛风患者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痛风患者应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面包、黄瓜、番茄等,以减少外源性嘌呤进入体内,降低血尿酸水平。
第二,要控制体重。人体80%嘌呤为内源性,主要来源为体内储备的过剩热量(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控制体重(低于标准体重5%-10%),减少内源性嘌呤的来源,从而减少尿酸的产生。
第三、多喝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因此,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势在必行。除了坚持饮食管理,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我们建议多饮水,保持液体入量充足,保证液体入量~ml/d,利于尿酸排出,但肾功能不全者水分应适量。
第四,坚持数量运动。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提倡适当运动,因过度剧烈运动会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对体重超标着应选择有氧代谢比例大的运动项目,因为脂肪主要参与有氧代谢供能而且只有进行低强度的耐力活动时脂肪的消耗才较明显,宜选择步行、长跑、游泳、爬山、跳绳等、运动时间应持续30min~1h。第五,注意日常监测。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药物干预;同时定期监测血尿酸、肾功能水平,及时评估尿酸控制水平。普通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有痛风石患者,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