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热,对于爱流汗、不爱喝水、运动又少的人群来说,得关心自己的身体了。医院泌尿外科了解到,气温高时,人一旦缺少水分,尿液的浓度就会过高,导致尿中结晶形成的机会明显增加,加之喝水过少,无疑就增大了患尿结石的几率。因此,专家给市民提个醒,夏天里别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发现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夏天及时补水,预防尿结石出汗多运动少结石高发据了解,尿路结石就是肾脏或膀胱里长出了“石子”,轻者会引起疼痛、血尿、尿路感染,重者则会造成肾积水,损害肾脏功能。
出汗多喝水少是夏季泌尿系结石高发的主要原因。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多通过汗液排出,就使尿液相应浓缩。若不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易致尿液中形成结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晶体沉积,就会形成结石。尿液浓度越高,患结石的危险就越大。
吃喝不注意所导致除了补水不及时外,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喻俊峰认为,尿路结石很大一部分成因就是缘于吃喝。如菠菜、茶、咖啡等富含草酸,大量食用后尿液中的草酸排泄会明显增加;肉中富含蛋白质,过量食用会造成钙丢失,致使尿中含钙量增加;坚果中含蛋白质亦较多,这些食物都容易促进结石形成。所以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夏天防止尿液浓度过高,除了多喝水多运动之外,应该少喝啤酒,限制肉类、食盐的摄入量,减少高尿酸及高草酸等食物的摄取,如豆制品、茶、咖啡、芹菜、菠菜、橘子、番茄等。另外,平时也应多注意观察尿液,一旦出现赤黄、臭味,说明身体已极度缺水了,除了多喝水外,最好要看医生,因为正常的尿液是淡黄透明的。
部分尿结石易被忽视很多人以为患尿结石就一定要出现腰痛,但在临床上,一部分尿结石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疼痛,而肾功能已经发生了严重损害。喻俊峰解释,这是因为结石在原发部位静止时,常常不会让患者有不适感,或有轻微不适,很容易被忽视。一旦结石突然下降到输尿管引起肾脏急性梗阻、肾积水,人就会出现腰部钝痛,肾绞痛等症状。或是结石阻塞输尿管后继发出现炎症,致使黏膜水肿、输尿管阻塞加重,患者也会出现剧烈疼痛。而这种症状不明显的尿结石应让市民提高警惕。
尿结石早发现早治疗多喝水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多喝水在促进结石排出方面其作用却是有限的。只有结石较小的患者可能通过多饮水来增加尿量,以及适当的运动促使小的结石排出。但当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甚至引起病人严重肾积水时,就千万不能盲目多喝水了。不然的话,增加的尿量会加重泌尿系统的梗阻,加剧肾积水,后果就更严重了。
专家提醒,尿路结石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不仅治疗简单经济,而且效果很好。最好定期体检,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增加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尿结石的可能。影像学检查(B超、CT)基本上可确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