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这是我最近一周多以来收录的一些问题,整理出来与你们分享,希望能够对于存在同样疑问的朋友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增加大家的认知。
乔芸
1、土豆发芽有毒素,那红薯发芽了是不是也一样?还能吃不?
我答:土豆一旦发芽、变绿,就会大量生成龙葵素,食后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不过,虽然同为薯类,土豆是茄科,红薯是旋花科,并且一个是块茎,另一个是块根,茄科的植物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龙葵素,但旋花科的植物不会。也就是说红薯发芽和土豆发芽不一样,红薯发芽本身并不会产生什么有害物质。
即便如此,但我也并不推荐大家吃发了芽的红薯。红薯芽虽没毒素,但因为适合发芽的是比较潮湿的环境条件,此环境条件下也很可能同时滋生了霉菌(最多见的是黑斑霉菌),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素,如甘薯酮,这才是红薯发芽可能存在的危险。
我不知道解释清楚了没有,允许我再重复一遍,红薯发的芽本身是无毒无害的,但因为不排除红薯发芽时会不会同时伴随着霉菌繁殖,霉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是危险的,所以一定要仔细检查,外观正常只是发了芽的红薯,是可以安全吃的;一旦发现外观异常(变黑、发软),就千万不要再吃了,可以把发芽的块种到土里或水里做盆栽,等着长出红薯叶,吃红薯叶更靠谱。
红薯叶的营养价值在蔬菜中还是相当高的:含粗蛋白4.8g/g、β-胡萝卜素ug/g、维生素C56mg/g、钙mg/g、钾mg/g,均高于很多家常的蔬菜种类。
2、请教老师,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水果才合适呢?
我答:糖尿病人吃水果只需要记住这样四个要点:
①条件:只有当血糖控制较理想时才可以,如:空腹血糖(FBG)7.8mmol/l,餐后血糖(PBG)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吃水果。
②种类:应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李子、柚子、桃子、樱桃、苹果、梨等。
③数量:切莫大量吃,最多-克/天,要把水果中的热量算在总热量范围内,保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超标。
④时间:食用时间最好放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前。
糖尿病人只要按照以上四点去吃水果,就是合适的。
3、指甲变厚、容易分层,颜色发灰,是缺蛋白质还是缺钙了?
我答:根据你所发的指甲照片的情况来看,我判断不是缺什么营养素,而是得了甲癣,也就是灰指甲,医院的皮肤科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倘若是因为缺某种营养素所导致的指甲症状(如铁缺乏出现的反甲、维生素C缺乏所致坏血病的指甲下出血),那通常会表现于全部指甲甚至包括趾甲,并非是单个。
4、我最近阅读一些翻译过来的国外的营养健康书籍,经常看到“反营养物质”一词,乔老师,我记得在咱们的课上没有讲到这个概念,“反营养物质”按我的理解就是妨碍营养吸收的物质,对吗?
我答:你的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反营养物质”并不是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妨碍营养吸收的物质。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妨碍营养吸收的物质不叫“反营养物质”,而叫“抗营养因子”。
比如柿子、浓茶中的鞣酸(干扰铁的吸收)、全谷、豆类中的植酸(妨碍矿物质的吸收)、生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影响蛋白质的消化)、萝卜、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硫甙类化合物(妨碍碘的吸收),等等......
由于食物中这些成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在营养素供应不足的过去,我们把它们称作“抗营养因子”。
然而这种对食物中“抗营养因子”的评价,也因时代的推移而发生了改变。目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抗营养因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人体具有明确的保健作用,比如鞣酸对部分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植酸既可以抗氧化又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十字花科的硫甙化合物在碘供应充分时可防癌。
现在主流的观点是,一些“抗营养因子”在膳食中蛋白质、矿物质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适量摄取对预防和控制某些疾病有益。
但是,“反营养物质”则完全不同,
“反营养物质”不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成分,而是人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故意添加进去的。这些物质让食品颜色更漂亮、口感更吸引人,但没有任何保健作用。如果加工食品吃多了,这些物质的摄入量高,不仅妨碍营养吸收,而且增加慢性病的危险,降低人类的寿命。
“反营养物质”,目前人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