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增0,余姚新增0餐馆理发等便民

年2月17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44例。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中,温州市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杭州市13例、宁波市6例、温州市12例、湖州市1例、嘉兴市3例、绍兴市1例、金华市6例、衢州市1例、台州市1例。截至2月17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67例(其中危重22例),累计出院例。其中:确诊病例中,杭州市例、宁波市例、温州市例、湖州市10例、嘉兴市43例、绍兴市42例、金华市55例、衢州市21例、舟山市10例、台州市例、丽水市17例;重症病例中,杭州市11例、宁波市10例、温州市21例、湖州市1例、嘉兴市4例、绍兴市6例、金华市4例、衢州市2例、舟山市2例、台州市6例;出院病例中,杭州市94例、宁波市68例、温州市例、湖州市5例、嘉兴市14例、绍兴市19例、金华市30例、衢州市10例、舟山市5例、台州市64例、丽水市11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余姚公共自行车恢复运营

尊敬的市民:

根据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按照“防控”、“发展”两手抓的要求,遵循有序恢复公共交通服务原则,经上级批准同意,余姚市公共自行车将于年2月19日恢复运营,并每天对公共自行车的车把、座垫、以及终端服务机进行消毒,望广大市民相互转告!

服务-

余姚公共自行车

年2月18日

便民服务场所复工

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17日发出通知,宁波将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帮助沿街商铺、餐馆等便民服务场所尽快恢复营业。

为了尽快恢复生活服务业,针对沿街商铺、餐馆、宾馆住宿、理发、维修、家政、洗涤、生鲜配送、外卖、快递、便利店、连锁店等便民服务场所,我市将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帮助尽快恢复营业,方便居民生活。

其中,餐馆只提供外带外送服务,不提供堂食。快递、投递、外卖等实行无接触配送。鼓励各类居家劳动力返岗营业。这些经营企业必须落实《宁波市生活服务业疫情防控“九个必须”承诺书》。

除上述便民服务场所外,我市还将落实负面清单。棋牌室、影剧院、游艺厅、网吧、舞厅、卡拉OK厅、公共浴场(室)、足浴店、室内游泳馆、文化礼堂等文体娱乐场所和保健推拿、美容院等非生活密切相关行业场所,将被从严控制复工。

有序恢复公共交通

2月17日,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有序恢复公共交通服务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在确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分类、有序、逐步恢复全省城际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含网约车)、城乡客运(以下统称公共交通)正常运营。

做好客运公交恢复工作

逐步恢复城际客运。依据浙江县域疫情风险地图(疫情“五色图”),起讫点均在“绿、蓝、黄”色区域的,可逐步恢复市(县)际客运班线,如沿线途经“橙、红”色区域的,严禁上下客;起讫点一方为“橙”色区域的市(县)际客运班线,由起讫点双方协商确定;“红”色区域的市(县)际班线暂不恢复;省际客运班线暂不恢复。省际包车客运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应急运输和企业返工人员政府指定包车客运工作的通知》执行。

基本恢复城市公交。2月18日开始,除温州外,各设区市市本级要全面恢复公共交通运营,公共交通线路恢复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绿、蓝、黄、橙”色市(县)的公共交通线路(城市公交、城乡客运),恢复比例分别不低于80%、70%、60%、50%,取消出租车和网约车停运政策。红色的市(县)可暂不恢复,但要确保高铁站、机场、客运等枢纽的接驳班线。2月24日以后,视疫情发展形势再做相应调整。

做好大客流应对方案。要做好重点客流预判,提前做好“三返”人员大客流应对准备。控制交通运输工具的上座率,避免交叉传染;加强对重点枢纽站、换乘站的人流监测,切实降低站台、车厢拥挤度;强化宣传,引导乘客有序候车、乘车,客运班线应实行间隔乘坐,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应降低拥挤度;增配红外线测温仪等,缩短乘客测温时间。倡导私人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

加强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工作

强化交通工具消毒工作。公共交通企业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工具消毒工作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9号)的规定做好交通工具消毒工作。出租车和网约车企业应每车配备消毒液,驾驶员至少早晚两次消毒,其它公共交通企业应落实交通工具每趟次消毒,并做好消毒标记。

健全驾驶员上岗制度。公共交通企业应当建立驾驶员健康码申报制度,督促驾驶员主动申请“健康码”,并向企业申报评估结果。“绿码”驾驶员,可免检上岗;对未申请健康码或健康码显示为“红码”“黄码”的,不得从事公共交通运营。驾驶员需全程佩戴口罩上岗,并注意车辆通风。

加强乘客防护和登记。要严格落实乘客戴口罩制度,对拒不佩戴口罩者,经营者可以拒绝其乘车。引导乘客申领“健康码”,给予“绿码”乘客免检乘车。推荐使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乘客信息登记系统,实行乘客登记。

做好公共交通保障工作

强化监督管理。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利用车载视频、巡查、暗查等方式做好对公共交通防疫和运输工作的检查。鼓励和引导社会群众对公共交通运输工作进行监督。对未按规定落实相关措施的企业和驾驶员,严肃追究责任。

加强公共交通市场监测。各地要对反映公共交通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研判,并定期进行公布。要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节公共交通运力供给,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积极推行便民服务。各地要开行定制公交,专线巴士等,保障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通勤;鼓励通过出租车爱心车队,为医疗等特殊需求的人员提供应急服务。

综合整理自:浙江发布、宁波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ueshuizu.net/ssjsdyy/7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