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公维金,也就是公共维修基金,随着一些商品房小区,年代变长,房子老化,维修保养就需要动用到公共维修基金了,这笔钱也被称为是小区的“养老钱”。我们来看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文章的标题就是小区养老钱该怎么用。目前按照这个房屋面积计算,一平米要到元,一套来平米的房子,也得交一万到两万的公维金。
北京的许多小区的公维金积累到了数千万了,全国总体规模应该是超过了上万亿。根据《物权法》,只有经过2/3以上业主的同意,你才可以动用这么一笔资金。不过现如今,这小区的规模都很大,动不动就几百户上千户,你想要挨家挨户去签字,征集到2/3以上的同意,这难度有点大。比如电梯失灵了,屋顶漏水啦,高层住户着急呀。低层住户倒未必在意。有的业主还把房子长期租出去,你都很难联系上他。还有的业主说作为小区的“养老钱”啊,公共维修基金能不用尽量不要用,留着以后用吧。如果用的太早太快,等将来这房子真的老了,要大修,那就没钱了呀。
北京某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就说啦,他们小区这两年花了多万,修路啊,铺砖呐,还花了几十万更换这个这个监控设备,都没有动用这个公维金。那动用的是什么钱呢?是电梯广告,小区广告牌这些公共收益,可如果小区没有这些个公共收益,有了问题,有了麻烦,总不能不修不管。电梯坏了,你不可能爬20多层、30层的楼梯吧。那怎么办呢?为了让楼房得到及时的维修,各地住建部门就推出了规定在一定范围内,比如房面防水,电梯故障,供水中断,消防障碍,允许物业公司绕开“三分之二同意”这么一个难题,只要提交一个应急使用的申请,交齐各种材料就可以动用这笔钱。也不需要业主的同意,只需要在小区贴出一份告示,把公告让业主们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儿就行了。这个规定就简化了程序,可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引发部分业主的不满。
业主他不愿意签字同意使用公维金,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物业公司花这个钱花的也不够透明,同样北京某小区有一位业主就说了,他们小区有一栋楼房屋漏水,要维修,物业公司说有两万多平米要花50万,但业主较真了,拿出规划图一看,实际面积还不到平方米。太离谱了,你物业公司虚报了十几倍呀,你说这钱到底花到哪去了?还有另外一个小区,物业公司花了多万,说是要升级这个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结果呢,什么都没有看到,业主当然就不满意,认为整个招投标的流程不够透明。业主担心的呀是腐败行为,几年前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好几个小区出现了冒领公维金的情况,那涉案的金额超过了万。有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因此事还被拘捕了。
有学者就说,只要住建部门开了口子,物业公司必然就会热衷于走应急程序,提钱速度快呀,几个月就批下来了。如果走正常的程序,你要给业主们做工作,要沟通,一两年可能都搞不定。而且有了这么一个应急使用的规定,业主再怎么反对都不顶用。那专家就表示,公共维修基金是小区业主买房的时候大家缴存的,业主有绝对的使用权。那地方出台法规,让公共维修基金用起来,及时维修保障安全,这是有积极意义。
不过呢,应急使用的规定,他其实是越过了《物权法》,使业主失去了保护自身财产的权利,很多业主啊,并不是抗拒使用,只要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充分的监督。那“三分之二”,只是一道保证业主无争议的必要的门槛。每一笔公维金的具体使用情况,相关的招标信息应该事前公开,随着不少商品房小区老化,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也慢慢进入到了一个增长期。年北京的使用率呢,只有1%,而到了年使用率都超过了7%,正常的小区维修该花的钱得花,否则会给业主带来生活上的不便,甚至是安全上的风险,要我说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如何让公维金花的公开透明,也是对公共治理能力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