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目前比较一致的认为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腺体增生,使后尿道延长、弯曲、受压,膀胱出口抬高,出现排尿困难并逐渐加重下尿路梗阻、尿潴留,继发感染、结石、肿瘤,以致肾功能衰竭等。
按照前列腺体增大的程度,一般把前列腺增生分成三度。正常前列腺为栗子大;第一度肥大为鸡蛋黄大;第二度肥大为鸭蛋黄大;第三度肥大为鹅蛋黄大。
要想提早预防前列腺增生,防治男性功能减弱,一定要记住下面几种临床表现:
1、尿频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但通常患者出现尿频时每次的排尿量也减少。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最初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加,随之白天也出现尿频。夜尿次数的多少常与前列腺的增生程度相关。原来没有夜尿的患者,出现夜尿1-2次,说明有早期梗阻;当夜尿次数达4-5次时,表明膀胱出口的梗阻程度逐渐加重。
尿频的原因:早期是因前列腺充血刺激所引起,夜间较显著:随着梗阻加重,膀胱逼尿肌失代偿,每次排尿时不能将膀胱内尿液排净,出现残余尿;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小,使排尿的间隔缩短,尿频逐渐加重。
2、排尿困难指排尿费力、排尿不畅及排尿延迟的现象。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患者最重要的症状,发病常很缓慢,有时并不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有尿意时,尿液不能立即排出,从准备开始排尿到尿液开始排出的时间延长,称为排尿踌躇或排尿等待。
增生的前列腺向尿道内突出时,使后尿道延长、弯曲、管腔变狭窄,或增生的中叶突向膀胱颈而形成球形活瓣,导致膀胱排尿时阻力增加。由于尿道阻力增加,膀胱逼尿肌必须过度收缩才能开始并维持排尿。轻症病人排尿起始缓慢,尿线无力,射程短,尿线变细或分叉;严重者需要多次屏气,腹部肌肉用力收缩,即通过增加腹压或用手按压膀胱区来降低阻力,尿流中断,出现间断排尿现象:梗阻进一步加重,尿流不能成线,而呈点滴状,甚至完全不能排尿。
3、尿潴留尿潴留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尿路梗阻加重达一定程度,患者不能排尽全部尿液,而出现膀胱残余尿。残余尿愈多,尿路梗阻程度愈重。长期的梗阻可使膀胱失去收缩能力,发生尿潴留。在急性尿潴留发生之时,多数患者有排尿困难症状。当受凉、劳累、饮酒、憋尿等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腺体及膀胱颈平滑肌收缩,造成急性尿道梗阻而导致尿潴留。、
4、尿失禁下尿路长期的梗阻可以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而出现不自主收缩,表现为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逼尿肌失代偿时,膀胱不能有效排空尿液,出现残余尿。当残余尿量增多,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的压力等于或大于尿道括约肌的阻力时,尿液自动从尿道口流出,称为充盈性尿失禁。夜间熟睡后,盆底肌肉松弛,尿液可自行流出,出现夜间遗尿。
5、血尿增生的前列腺毛细血管充血,小血管扩张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当膀胱收缩时,可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偶有大量血尿时,血块可堵塞膀胱出口而出现急性尿潴留,需紧急处理。此外,膀胱镜检直、导尿管导尿等操作也易引起前列腺出血,发生严重血尿。
6、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常伴有残余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继发下尿路感染时,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加重,并伴有尿痛症状;合并膀胱结石时症状更为明显。前列腺增生还可引起上尿路引流不畅、肾积水。继发上尿路感染时,出现发热、腰痛及全身中毒症状,肾功能也将进一步受到损害。尿中可有多数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常见感染有前列腺炎、膀胱尿道炎、附睾炎、肾盂肾炎等。
7、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而导致尿滞留,尿液中结石盐沉积成核,继之形成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其发生率可达10%以上。
8、肾功能损害有些前列腺增生患者对自己的尿路梗阻症状没有重视,以致没有得到合理治疗。长期的梗阻导致膀胱内压增高,逼尿肌逐渐失去代偿能力,膀胱扩大,膀胱壁变薄,支持输尿管膀胱壁段的肌肉软弱,可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继而可发生双侧肾、输尿管积水,引起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嗜睡、意识迟钝及氮质血症等。
9、腹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因排尿费力,长期依靠增加腹压来维持排尿,因此可引起痔疮、腹股沟疝及脱肛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