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熊睿甘做冬运安全的幕后守护人

每到最冷时候,武汉公交集团第一营运公司P、P30、P33线路的站勤技工熊睿都“全天待命”,甘做一线司机们的“孺子牛”。1月3日,熊睿像往常一样早到岗、干满勤,钻车底、上顶棚、进车厢,为出现故障的公交车“问诊体检”、排除故障,全力当好冬春运公交安全的幕后守护人。

熊睿说:“说实话,我们干维修的最怕冬季低温天气,现在都是新能源公交车,一旦气路管道被冻住,车辆就要抛锚。”1月3日,武汉气温0至10度,上午7时许,黄陂盘龙城刘店公交停车场,熊睿手拿起子、扳手等工具开始忙碌:逐一对待发车辆的灯光雨刮、刹车方向、底盘轮胎等进行维护和检查。“恶劣天气,灯光雨刷、方向刹车最关键,丝毫不得马虎。”现场,熊睿熟练操作,确保“不合格的车辆不上线”。临下车时,他还不忘打开车载空调,用手试一试供暖设备是否运转正常,迅速升温,待“十检”都达了标,熊睿这才示意司机安全上线,排班运营。

汗水融冰,雨雪天气钻到车底修车彻底

对于熊睿来说,每到冬季,尤其是雨雪、极寒天气,出外勤维修车辆可是一种考验。“现在的新能源车辆底盘低,大概离路面二、三十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市民乘车带来方便,却给我们修车带来了不便。”熊睿说,碰到必须抢修的车辆,维修人员只能躺在车底进行操作。

12月22日晚8点,一辆新能源车刹车出现故障、无法起步。接到抢修任务,熊睿马上拎着工具箱、骑着电动车赶到现场,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制动分配阀坏了漏气,想要修复,必须更换分配阀。为了尽快排除故障,熊睿赶紧找来一块纸盒垫到身下,“滋溜”滑到了车底。亲历了整个修车过程的当班司机张谭华回忆说:“当时气温很低,马路边上还有薄冰,没一会,小纸盒就被水浸透,连他身上的衣服也被浸湿一大片,加上车底空间狭小,不好使劲,待气管、阀门拆下来时,熊师傅竟出了一身汗。”更换新的配件阀门,泵气试车后,故障被成功排除了。回头再看,熊睿一双手早已被冻得通红。

技术攻关,加班5小时只为“修车彻底”

随着新能源公交车普及,车辆维修重点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前的车型,故障基本发生在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等,而新能源车则主要是电、气设备,修车原理完全不一样,“所以,这就要求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熊睿说。

今年33岁的熊睿,年5月从公交技校毕业后进入武汉公交集团第一营运公司保修车间,从一名普通技工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站勤技工。工作中,他修车规范,高标准、严要求,特别注重修车彻底。发动机出现故障,他找到“病根”修复后,总会习惯性检查一遍方向液压油、防冻液、后舱线束等,看看有没有异常;司机报修雨刮,他除检修电机、排查线束外,还会看看雨刮刮片,不合格就更换;新能源车高压、低压电池故障,他修好车后还将电池仓的卫生清理干净......

前不久,一辆新能源车遇到启动线路接触不良故障。熊睿认真排查,逐一查找原因,技术攻关,并对车辆底盘线束、组合开关等进行检修,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翻阅资料,相互比对,分析判断,修车彻底,经过2个多小时努力,故障被成功排除。他总说:“有些技术难关总得有人去攻关、摸索、总结。虽然辛苦,但一看到自己修好的公交又安安稳稳地上路运营,我很满足,也很自豪。”

乐于奉献,甘当冬运安全的守护人

作为公交线路的一份子,熊睿早到岗、多管事,除确保所有上线车辆机件安全,甘当冬防春运安全的守护人外,熊睿还积极参与线路管理,协助线长、站长做好司机心率血压体检、落实岗前安全确认、精神状态筛查、负面情绪疏导、场站安全停车等后勤保障服务。

公交P33路途经黄陂的盘龙一小、盘龙五小、巨龙大道等学校及商圈,老人、小孩比较多,冬季出车前,熊睿总是不厌其烦的挨个提醒:“下雨路滑,路上开慢点”、“进站时,一定要提前减速,避免急刹溜车”、“上客时,等他们坐稳扶好了再开车”、“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下去帮一下、扶一把”......而每次善意的提醒,司机们总会笑着回应,“熊‘婆婆’你放心,我们都会注意的!”

P33路刘店公交场站在一个风口上,前几天,气温降至冰点,场站门口结了一层厚冰,给公交安全进出留下隐患,熊睿发现后,赶紧从仓库提来一大袋工业盐现场除冰,担心乘客上下车滑倒,他还在每台车的前后门台阶撒盐、铺设草垫......默默无闻地做好冬春运公交安全的守护人。(万建国刘亭付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ueshuizu.net/zsjsdyy/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