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血肌酐高低都有什么意义?
1.当肾病患者肾脏出现问题时,肾脏滤过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及时将血肌酐排出体外,导致血肌酐上升,所以说血肌酐是诊断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血肌酐的正常范围是40-ummol/L(各地仪器、所用试剂不同,参考值略有差异,指标参考检查结果的正常范围),当超过这个范围时,考虑肾病的可能。
2.血肌酐低,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饮食中适量增加蛋白类食物比例,对疾病的诊断意义不大。当然,如果肌酐为0,则意义大不相同,说明肾功能严重受损。
3.血肌酐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如果只比正常值稍低一点,则不是什么问题,不必担心。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如果是单纯一次化验结果有问题,严格来说并不能说明该结果是十分准确的,需再次复查确定。
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启动肾脏纤维化。肾脏纤维化进展,不断造成损伤,肾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同时患者还会有高血压、高度浮肿等身体其他症状。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因为肾脏代偿能力较强,损伤50%以上才会出现指标异常。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
林小夕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