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20μmol/L(7.0mg/dl),女性超60μmol/L(6.0mg/dl),就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近三十年,我国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于其他地区,高发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2.5%,高尿酸人群已经超过了糖尿病,接近了高血压。随着人群的增多,人们对高尿酸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并积极治疗。
一、高尿酸分几种类型?高尿酸分成三种类型,通常分为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不良型,生成过多和排泄不良同时存在的为混合型三种类型。二、高尿酸那种类型最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实际上90%以上的高尿酸患者都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而大约有1%左右的高尿酸患者属于生成过多型,其余为混合型高尿酸患者。为什么要和大家分享这个数据呢,也就是说,大约有99%的高尿酸患者,存在尿酸排泄不良的问题,而为什么会尿酸排泄不良呢,正是因为我们的肾脏对于血液中尿酸的代谢重吸收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朋友,在出现高尿酸问题的时候,已经预示着我们的肾脏已经开始出现了代谢方面的问题,虽然不一定会出现明确的肾功能下降问题,但但从尿酸排泄能力方面,肾脏的功能已经开始下降了。三、尿酸多高才会损害肾脏?实际上,高尿酸就是我们的肾脏代谢能力开始出现问题的一个警示,人体血液中的尿酸的平均饱和浓度为8μmol/L,男性和女性略有差异,因此男性和女性的高尿酸判定值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不管是什么情况的高尿酸问题,当体内血液中的尿酸值超过饱和值时,尿酸就会在血液中析出单尿酸盐的结晶,这种结晶可能会沉积于关节部位,同样的,在血液流经肾脏,进行营养的重吸收和废物排泄的过滤过程时,尿酸盐的结晶也会沉积于肾脏部位。研究发现,尿酸盐最容易沉积于肾脏部位的肾髓间质组织中,这样的尿酸盐沉积会激活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损伤肾脏间质的内皮细胞,引起肾小动脉高压,以及慢性的炎性反应。四、长期高尿酸控制不理想,对肾脏的形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1、高尿酸若不治疗,最终会引起肾功能逐渐出现障碍,如果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等问题时,应当高度怀疑高尿酸引起的慢性肾病的风险,应进一步就医检查和排查。2、如果尿酸盐的沉积在肾脏部位形成结石,可能会引起尿酸性的肾结石问题,这是肾结石患者中发病率第二位的肾结石问题(第一位是草酸盐结石),尿酸性肾结石如果急性发作,通常会出现血尿、剧烈腰痛等症状,急性的梗阻还会引发肾脏的急性损伤,导致出血发热、少尿、无尿,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排查和处理,避免造成重大不可逆的肾脏损伤。五、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怎样治疗?1、限制高嘌呤食物选择嘌呤含量低的食物适量摄入;而素食中有像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豆腐嘌呤类含量相对较高,应尽量不吃或少吃。
2、病因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可能引发和加重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和方法,尽快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应积极行降压、降脂、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排尿酸药---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当内生肌酐清除率<0ml/min时无效,已有尿酸盐结石形成或每日尿排出尿酸盐>.57mmol时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应多饮水,并服碳酸氢钠~6g/d,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尿酸,适宜于促进尿酸排出量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已有尿酸结石和(或)痛风石形成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该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甚至致死等超敏反应。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病人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病人慎用,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新型降尿酸药---拉布立酶,可以尿酸氧化酶将尿酸分解为可溶性产物排出、用eGFR评估肾功能指标随着病情的恶化,肾小球滤过率呈线性下降,可直接、客观地反映肾功能水平。而血肌酐与肾功能的关系呈指数曲线,在血肌酐达到正常值上限之前,其实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出现损害,一旦超出正常值上限,才迅速升高。临床中推荐使用eGFR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指标,而不能仅依赖肌酐水平。
虽然有些高尿酸患者没有相关症状,但也应该早干预,早调理,对于生活调理无法有效下降达标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服用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多排尿,戒酒,保持运动习惯,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损伤的朋友,在饮食还要注意控制蛋白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饮食的摄入等,总而言之,控制好尿酸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方面,对于高尿酸,应该从一超标就引起重视,加强生活调理,必要时服药药物控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ueshuizu.net/sjsby/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