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伏
贴
冬病夏治
随着梅雨季即将结束,三伏天接踵而来,又到了一年“冬病夏治”的时候。医院医共体“冬病夏治”即日开启,“三伏贴”可以预约啦!
夏日三伏天的特点是酷暑炎热,同时也是中医养生、养阳的重要季节,是多种慢性病季节性调理的最好时机。我院根据二十余年的治疗经验,每年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广大患者切莫错过治疗时机!
A单纯肺系疾病(白色治疗单):
预约请直接到医院门诊一楼挂号室现场挂贴敷门诊并付费。
时间:即日起至7月11日,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B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及关节疾病等(红色治疗单):
请到急诊三楼治未病中心进行疾病辨识及预约付费。
时间:即日起至7月11日,每周二至周六(周五下午除外)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预
约
方
式
伏
贴
时
间
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我院仍然采取集中贴敷时间:
初伏:
7月11日
(07:00—11::00-17:00)
7月12日
(08:00-11:30)
中伏:
7月21日
(07:00—11::00-17:00)
7月22日
(08:00-11:30)
中伏增强:
7月31日
(07:00—11::00-17:00)
8月1日
(08:00-11:30)
末伏:
8月10日
(07:00—11::00-17:00)
8月11日
(08:00-11:30)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骨与关节系统疾病的患者,延长贴敷时间,具体如下:
初伏:
7月11日——7月12日
(07:00—11::00—16:30)
中伏:
7月21日——7月22日
(07:00—11::00—16:30)
中伏增强:
7月31日——8月1日
(07:00—11::00—16:30)
末伏:
8月10日——8月11日
(07:00—11::00—16:30)
A单纯肺系疾病(白色治疗单)在门诊三楼护理门诊
B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骨及关节疾病等(红色治疗单)在门诊四楼中医传统疗法中心
伏
贴
地
点
温馨提示:
1.为避免头伏当天长时间排队挂号付费,建议市民提前预约付费。
2.所有人员需亮码(绿码或“甬行证”)测温规范戴口罩。
3.疫情期间,请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就诊,并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保持一定距离有序诊疗。
为了方便居民就近贴敷,医院医共体所有单位包括凤山街道、梨洲街道、三七市、河姆渡、大隐五家分院届时将同期开展“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做到方案统一、药源统一、服务统一,医院将全程对各分院进行业务指导,具体详见各分院公告。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理念。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
穴位贴敷治疗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贴敷法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功效。我院在每年三伏天开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活动已经有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主要适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疾病。根据疾病实际情况,可用于气虚、血瘀等证型。
具体疾病包括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痛等。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4.骨与关节运动系统: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禁忌症
1.实热证:中医辨证为实热证型的病症。
2.孕妇及经期:孕妇及月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不宜治疗。
3.贴敷部位有开放性伤口、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4.对贴敷药物或敷料过敏者。
5.未满2周岁孩童不宜伏贴。
6.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及阴虚火旺者。
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请保持皮肤干燥,以免脱落。
2.宜穿宽松、易于暴露背部的衣服,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过几个小时后再洗,采用温水冲洗,不要擦洗,不要冷水洗。
3.敷贴期间饮食要清淡,忌烟、酒、生冷、过咸、油腻、鸡、鸭、鱼虾、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
供稿丨医务科
编辑丨黄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