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肌肤腠理开泄,这时非常适合进行艾灸。
因为艾热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夏季调理冬病,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调病的目的。
不过,要想艾灸的效果更好,得避免带来新的伤害,希望大家做到以下三点:
一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多喝温热的水;
二要尽量少吹空调;
三不要熬夜。
身体的寒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艾灸5穴改善寒性体质
艾灸属阳,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艾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来通过经络的传导,引起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夏季艾灸以下五个穴位,可以来帮助我们改善虚寒的体质。
1大椎穴大椎穴本身属于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再加上汇聚了手足三阳经,这六对阳经运行着人体后天的阳气,温养人体周身。
故大椎被称为阳中之阳。它被誉为人体小太阳,灸一穴可通七经。
2命门穴命门是我们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之所在,也是生命的根本。在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
男子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所以要长灸大椎穴和命门穴,可以提高督脉之阳气。
3神阙穴它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其中央。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穴还可以调理胃肠的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穴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4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一个强身健体的长寿穴。俗话说,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这个常不干,就是指用艾条熏灸这个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泡,又称为灸花。
有关研究发现,常艾灸足三里这个穴位,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情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的功能!
5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能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如果时间充足,五个穴位可以循序渐进灸完,按照从阳到阴的顺序,坚持艾灸,趁着这个夏天改善你的寒凉体质。
常见病艾灸穴位指导:
一,风湿科
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
二,心脑血管科
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面瘫、抑郁症
三,五官科
鼻炎、咽炎、牙痛、眼睛干涩、近视、斜视、流泪症、白内障
四,胃肠科
便秘、结肠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癌、阑尾炎
五,呼吸内科
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甲状腺炎;
六,妇科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少乳、不孕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寒、盆腔炎、宫颈炎、尿道炎、乳腺炎、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产后风、乳腺癌、更年期综合症
七,美容科
去斑、减肥、狐臭、口臭、灰指甲、白发、豆豆
八,男科
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肾虚、阴囊湿疹、精液不液化、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
九,神经科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中风、失眠、神经衰弱、面瘫、癫痫
十,泌尿科
尿潴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炎
十一,小儿科
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小儿遗尿、小儿腮腺炎、小儿泄泻、小儿惊风、小儿夜啼、小儿疳积、小儿疝气、小儿推拿、捏脊、四缝穴
十二,肿瘤科
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
十三,其它
胰腺炎、肺气肿、改善微循环、甲亢、甲减、口腔溃疡、上火、祛湿气、甲状腺结节、肝炎、乙肝、脂肪肝、肾积水、头晕(眩晕)、脾虚、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醒酒、戒烟、胆结石、胆囊炎、手麻、脚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