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诊详解得了什么病看看背就知道了

现在很多养生提倡背诊学,也就是从后背看健康,更有背薄一寸,命薄三分一说,那么,咱们如何从简单的后背来看诊整个五脏六腑的病理过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背诊学!

背部反射区

人体后背分布着督脉,膀胱经等经脉,背部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主要分为6个,肩颈区,心肺区,肝胆区,脾胃区,肾、膀胱区,八髎区。

目测法

①背部肤色不均: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②背上的毛孔粗大:湿气重导致身体偏寒;有时会有怕冷,手脚冰凉,酸痛甚至关节疼、浮肿(眼,脸,腿)的现象,因为湿气就表示身体多余的水液排不出去滞留在体内所形成的。

肩颈区诊断

肩颈部出现发红、结节、僵硬、麻木、酸痛等症状,说明人体的这一部位血液循环不畅通,或者颈椎、肩部发生问题,就会连带着脑部、脊椎与双臂也出现亚健康困扰。

头顶天,脚踩地,肩颈位于人体最上端,肩颈也是我们人体大脑的总开关,其健康关系最大。如果人体的这一部位血液循环不畅通。或者颈椎、肩部发生问题,就会连带着脑部、脊椎与双臂也也出现亚健康。

心肺区诊断

1、心肺区长痘偏红说明心肺火旺。

2、肺区偏白毛孔粗大代表肺气虚弱。

3、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4、肺火旺很多人会出现咽喉干燥,大肠干结,排便困难,面部毛孔粗大。

5、心火旺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喉干燥,失眠多梦。

6、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旺,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肺俞穴诊断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1、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

2、有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

3、有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等症状。

功效:肺、胸、背等疾患:如咳嗽上气、胸满喘逆、头项强痛、自汗盗汗、肺痨、骨蒸潮热、吐血唾血、腰脊疼痛、眩晕、黄疸、呕吐、癫狂。

心俞穴诊断

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

2、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  

3、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功效: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动过速、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咳嗽吐血、恶心呕吐、头痛、晕车、胸痛、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肝胆区诊断

1、肝胆区有於赌代表肝胆机能弱,代谢差。

2、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3、肝胆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4、肝胆区痧重代表肝气郁结,气推动不了血液运行就会出现月经量少,色暗,部分人会出现痛经。

注:肝胆主人体代谢,包括气体血液毒素代谢。气体代谢不出去就会出现肠胃胀气。爱生闷气等。液体代谢不出去易造成水肿,形成水肿型肥胖。毒素代谢不出去易出现面色偏暗,长痘长斑。

肝俞穴诊断区

位置:位于背部脊椎旁边,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

2、有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

3、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胸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失眠多梦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肝区肿大突起—多为脂肪肝,硬则为酒精肝。

功效:

1、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

2、缓解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

3、缓解治疗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

胆俞穴诊断区

位置:胆俞穴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1、有棱状结节并且压痛明显者常见黄疸。

2、有细条状结节且有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同时若命门处有气泡样的改变多属于下肢麻木)。

功效:

1、缓解治疗胆囊炎、肝炎等;

2、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肋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3、缓解治疗黄疸、口苦、呕吐、失眠等;

脾胃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脾胃消化功能弱的人会贫血。

3、胃口差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反酸都是脾功能弱导致的。

4、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5、皮肤肌肉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发黄,便秘实胖者多为胃火旺盛。

脾区诊断

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皮肤松软,以虚证为多。

2、有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

3、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脚趾运动不利之症。

功效: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胃俞穴诊断区

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有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有食欲不振和有胃痛等病变。

2、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功效:消化不良、胃脘痛、呕吐、反胃、腹胀、腹泻、痢疾、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肠炎、糖尿病、失眠等。

肾、膀胱诊断区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气不足。

2、肾虚会引起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脚冰凉,脱发白发。

3、肾功能弱时会影响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净,下半身水肿偏凉。

4、肾功能弱时还会引起月经周期异常。

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肾区触之肿胀为肾积水,如有硬块为肾结石。

三焦俞诊断区

位置: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

1、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

2、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有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症(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作用: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

肾俞穴诊断区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1、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

2、有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

3、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

作用:

1、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耳聋、精力减退等;

2、缓解治疗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水肿,腰痛等;3、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

大肠俞诊断区

位置: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

2、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作用:缓解治疗腰痛,骶髂关节炎,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遗尿,肾炎,淋病。

小肠俞诊断区

位置: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

1、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多有头晕、头疼、后颈僵硬之症。

2、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作用:小腹胀痛、遗精、遗尿、疝气、腰骶疼痛、盆腔炎等。

膀胱俞诊断区

位置: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

2、有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3、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作用:缓解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八髎区诊断

1、八髎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有血块,痛经。

2、八髎区凹陷: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3、八髎区有於赌,代表有毒素,排不出去於在子宫中会形成子宫炎症,严重的会有囊肿子宫肌瘤。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组成。

背部保养,贵在坚持!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ueshuizu.net/ssjsdyy/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