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涉及业主多,工作量巨大,加之基层人少事杂,一直没有真正开始做。想,只有困难;干,才有答案。今年年初,小华山街道上下痛下决心,决定从思想‘破冰’开始,克服困难,坚决破解居民长期反映的、难而未办的房屋维修基金使用困局,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过半年多的争取、协调,现在困扰居民多年的楼栋外立面修复问题终于有了进展。”日前,裕安区小华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亚玮告诉记者。
9月7日,走进小华山街道恒生社区的恒生阳光城小区,56号楼西面多平方米的外墙,工人正在进行弹线作业。据施工现场负责人陈廷运介绍,自8月22日进场以来,已完成铲除、防水、挂网、保温胶泥、抗裂腻子等工作,再进行弹线、贴纸、喷真石漆等作业后,即可完成该楼外墙维修,预计9月下旬前后可以完工。
“这栋楼的外墙面之前就时不时地脱落,十分危险,这次维修费用15万元,全部来自房屋维修基金,以后路过的时候,再也不担心墙面脱落了,解决了我们居民天天担心的大问题。”恒生阳光城56号楼业主朱先兵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房屋维修基金是购房者根据售房合同一次性缴纳的,用于日后对小区公共部位和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的储备资金,通常被人们称为房屋的“养老钱”“看病钱”。根据相关规定,购房者应当按照住房建设成本的一定比例缴纳维修基金。
近年来,我市一些年限较久的小区,不时有业主反映,所在小区楼栋墙面脱落问题亟待解决。而涉及到整个楼体的维修,很多人不约而同想到了房屋维修基金。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动用房屋维修基金,必须征得2/3以上的业主同意。长期以来,房屋维修基金使用程序复杂,让这笔巨资没有发挥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用。为了让房屋维修基金使用更加便利,裕安区政府与市直相关部门积极对接,进一步优化程序,将原来的房屋维修基金申请事项大大简化,改由小区业主委员或居委会直接申请使用,2/3以上的业主同意率也由整个小区业主改为涉及楼栋的业主。
房屋维修基金申请程序简化后,裕安区相关部门还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避免工作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房屋维修基金使用难,难就难在业主同意率等“门槛”实在难迈。“一栋楼户,有的户主不在本地,需要打电话沟通,有的户主觉得脱落的墙面不在自己家这面,不同意动用维修基金,我们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上门,一次不行就多去几趟,多做思想工作,尽可能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恒生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黄军说,恒生社区以党建引领小区自治,各方共同商议,解决矛盾分歧,争取涉及维修楼栋的小区业主知晓率、同意率达2/3,15万元维修费用,全额使用房屋维修基金。
记者了解到,恒生阳光城小区于年交付使用,目前还没有成立业委会,社区居委会经过项目申请、核查、方案制定、业主表决等流程,维修资金一批准,就立即选定施工方,按照墙面受损程度开展维修,56号楼西面原本斑驳累累的外墙正在逐渐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小华山街道党工委收集群众反映小区外墙面脱落的诉求,争取恒生阳光城、上城国际等小区纳入街道第一批使用房屋维修基金提升小区部分楼栋外立面维修项目计划,探索建立街道、社区、物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入户调研、宣传动员、答疑解惑、组织实施等工作。
目前,小华山街道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使用房屋维修基金维修的楼栋外立面维修项目共涉及恒生阳光城、丽水康城等6个小区平方米。“启动房屋维修基金需要多方配合协调,但是最难的还是做通业主的思想工作,通过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房屋维修基金启用困局终于破解。不是现在的工作简单了,而是我们从思想上更直面困难,用实际行动切实做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陈亚玮说。(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康家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