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喂养要得当
年仅5岁的孩子怎么会患上尿路结石?目前,儿童肾结石形成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先天性尿管畸形、代谢等因素有关。儿童肾结石的患病率比较低,且多见于非母乳喂养的儿童身上。临床上发现小宝宝有不同程度肾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绝大多数都有不合理的喂养史。接下来,我们就强调下常见的几种不可取的喂养方式:1、过早添加辅食
我们知道,母乳被称为“液体黄金”,世卫组织建议对6个月以内的宝宝进行纯母乳喂养,并鼓励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到孩子2岁。有些特殊情况,比如产妇患有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严重的肾脏/肝脏疾病、糖尿病伴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精神病、先天代谢性疾病等,母乳喂养有可能增加母亲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这时候就要选择正规的配方奶粉了。当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之后,光靠奶制品已经无法满足他身体发育的需要了,这时候就要添加辅食了。一般建议在宝宝6个月左右时开始添加辅食,最早不要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宝宝的健康!由于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添加辅食要按照: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量到多量、从单一到多种的渐变过程。2、奶粉冲太浓,不按比例进行
有的人觉得,奶粉浓点儿营养更高。事实可不是如此。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宝宝的肠道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奶粉冲得太浓,超出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容易造成便秘、消化不良等,还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影响钙的吸收等,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建议家长根据奶粉罐上标注的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3、长期饮用矿泉水
母乳、配方奶和宝宝的辅食中,都含有矿物质,能够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如果长期大量饮用矿泉水的话,会增加肾脏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表现。还有的父母觉得矿泉水冲奶粉更好,其实并非如此。配方奶粉是按照宝宝不同阶段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专门调配的,各项微量元素都搭配的比较合理。如果用矿泉水冲奶也会干扰奶粉中的微量元素,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4、爱吃肉不爱喝水
肉的脂肪含量较高,而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增加草酸盐的吸收,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建议饮食荤素搭配,根据宝宝需求及时补充水分,尽量不要用豆浆、牛奶、果汁等代替饮用水。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统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预防儿童肾结石,科学喂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父母不仅应尽量以母乳进行喂养,而且不应该过多给孩子补钙。现在许多父母以为给孩子补钙要多多益善、越早越好。事实上,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补充过量,就必须通过肾脏代谢,反而增加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一般儿童肾结石会出现腹痛、排尿困难、排尿障碍、血屎、食纳差等症状,家长一旦发现,应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规范诊治。如何从生活上预防?
注意膳食结构,尿石的生成和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注意调整膳食结构能够预防结石复发。根据尿石成分的不同,饮食调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宜少食草酸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等。多饮水。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以增加尿量,称为"内洗涤",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除。当然,应该注意饮水卫生,注意水质,避免饮用含钙过高的水。多活动。平时要多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体力好的时候还可以原地跳跃,同样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来源:综合医院、中山日报、医知袋鼠(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精彩惊呆!奶茶变“炸弹”!打印机都被弄坏了……
女生患病被拒登机?专家: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