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市民即日起,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线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清明小长假的来临,人员流动性增大,祭扫、旅游、聚会等活动增多,“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风险持续存在。3月31日,记者从市防控办获悉,我市将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全力以赴筑牢防疫屏障,即日起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线下各类培训活动,暂停各类演出、展览和聚集性文体活动。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本土阳性病例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村(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宾馆酒店报告,如实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状况,按规定落实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措施。

所有公墓及相应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即日起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年1月1日之后去世入葬的新墓实行预约祭扫),暂停举办集中祭扫、集体共祭、集体安葬仪式等集体性活动,暂停今年清明扫墓公交专线。

各类学校、幼儿园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线下各类培训活动。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探视、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及人员进入。倡导全市师生非必要不离姚,学生家长知情并承诺,积极配合各校(园)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铁路、码头、客运场站、高速出口等交通枢纽要落实体温检测、“双码”联动核查、戴口罩、环境消杀等防控要求,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来姚返姚人员严格实施“落地双检测”制度;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严格落实戴口罩、亮(扫)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严禁红、黄码人员搭乘。

各类演出、展览和聚集性文体活动暂停。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宾馆酒店、餐饮服务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双码’联动核查、戴口罩、一米线、常消毒、不聚集、限流错峰”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会议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50人以上会议活动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零售药店的药物销售管理进一步加强,暂停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细菌等四大类药品。发热门诊(诊室)要规范做好流行病学史问诊、相关信息登记、留观、核酸检测、报告和交接转诊等工作,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不设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引导,确保可疑症状患者全部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所有村(社区)要严格落实“小门”管控,限制非居住人员进入。居住人员进出要落实测温、“双码”联动核查等管理措施。此外,还要通过村(社区)应急广播、大小喇叭、短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yueshuizu.net/sjsdyy/8663.html